中医用药一般都是采用煎煮或者熬煮的方式,将药煮成汤剂再让病人服用。很多情况下为了提高汤剂的疗效,对中药的煎法都很讲究。关于中药的煎煮方法,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就说过这样的话:“凡物汤药虽品物专精,修治如法,而煎煮者,鲁莽造次,水火不良,火候失度,则药亦无功”。为了提高汤剂的疗效,必须重视中药的煎煮。中药煎前沸水泡,既缩短煎煮时间,又指望中药有效成分尽多溶出,这实际上是缺乏科学的认识误区。 中药所含蛋白质遇沸水泡会因骤然受热而凝固,并使细胞壁硬化,外层形成紧密的胞膜,阻碍内在成分充分溶出;中药所含高分子物质,遇沸水后易形成胶体,亦不利于有效成分渗出;中药切制、粉碎时,表面所留粉末因突然受热而糊化,阻碍药材毛细管通道,使水分难以渗入,成分溶解后又难以向外扩散,最终影响成分煎出;芳香性中药,如薄荷、紫苏、广木香、砂仁、豆蔻等,含挥发油及挥发性物质,遇热易挥发,则不仅禁忌在煎前沸水泡,更应后下。实验提示,中药煎前浸泡的最适水温为40℃-50℃,可泡30分钟,此条件既使药材湿润充分膨胀,又提高有效成分煎出率。 |